k1体育南宁市融媒体中心—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黄思宁 杜佳徽)近年来,为解决市民群众“健身去哪儿”的难题,南宁市积极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积极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在邕江边,记者看到有不少市民群众正在体验室外智能健身路径器材。“这些器材很智能,可以进行运动数据监测。我和老伴健身后能通过器材展示的数据了解到自己的锻炼状况。”正在锻炼的南宁市民王阿姨表示。
2023年,南宁市体育局扎实推进为民办实事健康惠民工程服务群众健身项目建设,共投入约450万元,围绕邕江两岸、公园、社区等便于市民参与健身的公共场地,建设了57套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其中,二代室外智能健身路径4套、国民体质监测亭4套、一代室外健身路径28套、标准室外篮球场3个、非标准篮球场2个、羽毛球场(气排球场)4个、乒乓球桌12套。
与以往建设的一代室外健身路径不同的是,二代智能健身路径可以自动语音播报运动的时间、次数、消耗热量等数据,可以让锻炼者了解相关健身数据。
在南宁,这些户外健身器材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结合居民的运动喜好,满足周边群众科学健身需求。
为落实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让群众健身更便捷,近年来,南宁市加大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投入,大力推行“园林+体育”模式,加快“五个一”[一个大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一个体育馆、一个田径场、一个游泳馆(池)、一个体育公园]建设,做好为民办实事工程、邕江两岸公共体育设施、体育公园、口袋公园建设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解决群众“健身去哪儿”难题。
南宁市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莫树森介绍,去年中央、自治区、南宁市三级共投入资金2.41亿元,建设体育场地和设施项目155个。南宁市已建有狮山公园体育公园、花卉公园体育公园、北投体育公园等3个体育公园,规划建设口袋公园(社区公园)18个。完成健身步道建设1230.55公里,体育场地统计调查系统(2023版)显示,全年全市新增体育场地面积80万多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55平方米。“口袋公园、体育公园实现了市民‘就近健身’的美好愿望,享受到了‘家门口的健身乐园。’”莫树森说道。
在南宁市体育场内,记者看到有市民朋友正在使用国民体质监测亭进行体质测试。市民只要根据提示完成项目测试,机器就可以给出测试结果,并根据测试结果给予健身建议。
国民体质监测亭分别为六个测试区,分别能够开展身高、体重、体成分、体形诊断、静态心率测试、心肺功能测试、握力测试、纵跳测试、台阶测试等13项身体素质测试。
智能化建设设施的建设进一步丰富了体育设施种类,提高了全民健身设施智能化水平,不断满足市民群众健身需求,提高了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