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体育市体育局关于印发2023年工作总结与2024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栏目:户外知识 发布时间:2024-07-24 19:14:18

  k1体育现将《2023年体育工作总结与2024年体育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线年各项目标任务。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深入推进“532”发展战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冲刺GDP万亿之城的决胜之年。市体育局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整体工作部署,以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满足群众体育需求为导向,努力发挥体育在促进市民健康、助力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功能,在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和体育竞赛等领域取得了新进展。

  (一)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一是认真组织开展巡察整改。根据市委统一部署,市委第一巡察组于2023年4月21日至6月25日对市体育局党组开展巡察,并于2023年8月4日反馈了巡察意见。局党组以此为契机,将巡察反馈意见分类细化为12个类40个具体问题,逐项分解、逐一对照,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建立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截至12月底,巡察反馈的40个问题已完成整改26项,提出整改措施73条已完成57条,已修订完善制度10项。二是认真开展主题教育。在市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下,积极组织、周密部署、有序推进局系统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围绕“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的总要求,以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重点,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力求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全年组织集中学习3次,组织理论中心组学习6次,专题研讨3次。班子成员聚焦改革发展,坚持问题导向,明确调研课题,并制定周密调研方案,局党组牵头调研课题6个,制订调研方案7个;局系统立项课题19个,局领导班子开展专题调研9人次、基层调研30余人次,在调研主题、调研内容、调研对象和调研方式上实现全覆盖。三是全面加强局系统党建工作。扎实推进局系统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全面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意识形态责任制。认真做好党员志愿服务、结对帮扶及统战工作。

  (二)完善全民健身体系。一是推动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建成体育公园7个、健身步道25公里。完成全市400个村(社区)一代全民健身路径点的新建和更新,建成钟楼区永红街道荆川里智慧社区健身中心,推动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智慧化升级。投入420万元,进一步推动12家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向市民开放。积极参加“魅力江苏 最美体育”江苏省最美跑步线路和最美乡村健身公园评选工作,2条线个公园榜上有名。新北区三江口体育公园、金坛金沙公园,获评全省首批“示范体育公园”。二是加强体育社会组织建设。成立常州市赛艇、桨板、飞盘和广场舞项目等4个单项运动协会。全市5家体育社团获评4A等级。常州市乒乓球协会被评为“江苏省先进社会组织”,是常州市唯一获评的体育协会,江苏省仅有5家体育协会获评。三是开展群众喜爱的赛事活动。持续扩大全民健身主题示范活动影响,成功举办2023常州市全民健身月启动仪式,分别举办“发展体育运动 增强人民体质”题词71周年全民健身主题活动暨常州市健身气功百城千村展示交流活动、江苏省首届幼儿体育节、常州市《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赛等赛事活动。着力培育“行走大运河”全民健身健步走、“运动龙城大联赛”“常州市社区运动会”等群众性品牌赛事活动,社区运动会参与群众超万人,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积极组织参加省第二届智力运动会、江苏省第四届网络全民健身运动会,获评“优秀组织奖”。高标准策划举办第十六届市运会开幕式嘉年华,进一步让广大市民感受体育运动的魅力,点燃全民健身的热情。安全、规范、高质完成市运会30项群众项目比赛。四是推动体卫融合项目深入实施。继续实施慢性病运动干预和青少年脊柱健康工程,全年完成慢性病运动干预超2.7万人次,开展青少年脊柱健康公益筛查超5.6万人。在红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增设运动健身指导门诊,扩大运动健康指导站点布局;钟楼区五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获批授牌江苏省运动促进健康中心。国家体育总局组织“中央媒体走基层”活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主流媒体,中国体育报、健康报、中国教育报、中国财经报等行业媒体记者以及相关专家30余人走进常州,对常州体卫融合的实践探索进行了深度采访报道。五是开展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打造“运动健康大讲堂”志愿服务品牌,全年开展运动健康知识讲座42场,直接服务群众超5000人。溧阳市广场健身舞运动协会的“大家一起来 幸福舞起来”志愿服务活动获评2023年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优秀案例,江苏仅3个入选,全国共50个。开展国民体质测试和江苏省国民体质监测抽样工作,为超2万人提供免费国民体质测定和科学健身指导。对溧阳市、金坛区、天宁区、钟楼区范围内的市民进行抽样监测,圆满完成3200人的测试、数据汇报、资料报送工作。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共计选派27批次100余人次参加省组织的各类培训。组织本级培训,共计完成1000人次,为3319位活跃在一线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投保人身意外伤害险。

  (三)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一是积极做好备战参赛工作。第19届杭州亚运会上,常州16名运动员代表中国出战,获得5金1银2铜的好成绩,金牌榜并列全省第二,为中国亚运军团贡献了“常州力量”。在年度全国锦标赛上,女子手球获得冠军,实现“七连冠”。二是强化后备人才培养。在2023年度人才输送贡献积分榜上,我市位居全省第一。其中,常州运动员在全国以上大赛上所获成绩折算分数为1000分,位居全省第一;常州输送14名运动员进入江苏省优秀运动队,输送136名运动员进入江苏省少体校,人数位居全省第三位。截至目前,共申报运动健将运动员13人次,一级运动员122人次,审批二级运动员210人次。三是深化体教融合发展。调整完善新周期项目布局,充分调动市队区办积极性,在武进增加男子手球、跆拳道、橄榄球,在溧阳增加射箭等联办项目。加大运动学校武进教学点建设力度,有效缓解运动学校本部办学压力,极大地保障运动员文化教学。推进优质体育资源进校园,与教育局、常州广播电视台合作,开展“百名教练进百校”活动,组织棒垒球、少儿体操、武术套路、少儿体适能、足球、跆拳道等项目进入校园与学生开展交流、授课与表演活动。组织十六届市运会青少年部30项次比赛,参赛学生达1.2万人次。四是省运会备战工作常态化。全年未发生一例训练安全责任事故,无一起阳性事件。制定出台训科医服一体化工作实施意见,定期召开训科医服一体化工作组会议,根据工作组针对运动队监测数据,研究制定各项目阶段计划、半年计划及年度计划等。组织训练单位运动员参加2023年度江苏省反知识竞赛,获反海报设计大赛的最佳创意奖和优秀奖。举办全市反教育培训班,参加培训的运动员、教练员、辅助人员达到注册人数的90%。五是规范监管校外培训机构。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制定了本地区体育类青少年(幼儿)校外培训机构的审批细则,加大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的资金监管力度,体育部门抽调专人督促校外培训机构在指定银行开设资金监管专户并在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注册,实现全流程培训和资金监管,切实保障培训机构的审批工作有序推进。截至目前,全市登记在案423家培训机构,体育部门审批通过了211家培训机构并颁发了《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审核意见书》,审批数量及进度位居全省第四。

  (四)加快体育产业发展。一是夯实体育消费基础。采用政府引导、社会资本投资等方式,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全民健身中心、经开区遥观镇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正式投入运营,进一步完善了体育设施五级网络,优化了城乡“10分钟体育健身圈”功能,全市体育系统积极推进体育设施建设,截至目前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 4.57平方米,居全省第二。二是培育体育产业载体。春江、罗溪全民健身中心入选江苏省第6批体育服务综合体,我市省级体育服务综合体数量达到14家,蝉联全省第一;组织2024年度省级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青奥公司游泳培训、四海钓鱼江南垂钓基地等7个项目入围,涉及资金530万元;溧阳市、环球动漫嬉戏谷、中国羽毛球公开赛三个项目获评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其中溧阳市被评为“十佳目的地”;露营谷获评2023年度省级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基地。奥体中心、蓝科技文化产业园等6家单位获评江苏省体育消费创新场景典型案例;组织体育产业集团、嬉戏谷申报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三是推进智慧体育建设。推动互联网、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体育产业研发应用,加强智慧体育建设,“常享动”智慧体育管理平台逐步趋于完善,局属各场馆积极探索线上体育服务新模式,大力推广居家健身方法,平台上线运动公益培训云课堂。借助抖音、Hao球等平台向市民提供观赛服务,让市民足不出户就能体验到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四是促进体育消费。推进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大力培育体育赛事观赏市场,全力办好中国羽毛球公开赛、西太湖半程马拉松、CTA800中国网球巡回赛等重大品牌赛事。充分满足广大市民观赛需求,拉动消费,形成新的消费增长级。同时进一步加大体育赛事投入,修订《常州市承办全国性、国际性赛事奖励办法》,对承办当年度全国性计划内体育赛事的主体,根据赛事规模给予5—20万元奖励;对承办当年度国际性计划内体育赛事的主体,根据赛事规模给予10—30万元奖励,以奖促赛,以体育赛事拉动体育消费。进一步完善体育彩票发行制度和市场管理制度,以规范运作、稳步提升为目标,深入贯彻《彩票管理条例》,2023年我市体彩总销量达30.88亿元,创历史新高,总销量稳居全省第四。五是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围绕安全生产专项巡查问题整改、突出风险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安全生产月等重点工作,进一步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安全发展理念,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紧盯目标任务,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对发现的隐患问题,短期内能整治到位的即知即改、立行立改,短期内难以整治到位的重大隐患问题制定整改方案,狠抓落实,建立挂账销号制度,倒排时间节点、明确整改时限,全力推进隐患问题整改,确保整改闭环。特别是在各项赛事筹备阶段,着力加强对赛事运营单位进行安全工作宣教,督促完善安保措施,并对比赛场馆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各项比赛顺利进行。截至目前共排查问题隐患136个,已完成整改135个,完成整改率达到99.26%。

  (五)扩大赛事活动综合效益。一是成功举办常州市第十六届运动会。本届市运会共有48670名运动员参加了青少年部、高校部、中技部、职工部、农村部、老年人部、社会部共计7个部109项次的比赛,参赛年龄从5岁至75岁,做到地域全覆盖、人群全覆盖和生命周期全覆盖。二是积极推进各项竞赛工作。全年共举办2023中国羽毛球公开赛、“两湖创新”2023女子曲棍球国际邀请赛、常州西太湖半程马拉松、2023“一带一路”国家驻华使节自行车系列赛(江苏金坛站)等国际比赛8项次;举办2023中国网球巡回赛常州公开赛、2023金坛茅山半程马拉松、2023年全国U14青少年篮球联赛女子组南北大区赛(常州赛区)、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国际式摔跤预赛、2023中国足协杯第一轮(常州蓝之翼VS武汉江城)等29项次全国比赛;举办2023年江苏省青少年篮球冠军赛、2023年江苏省青少年曲棍球冠军赛、2023年江苏省青少年羽毛球冠军赛(第二站)等24项次省级比赛。三是加强裁判员队伍建设。全年举办举重、曲棍球等一级裁判员培训班2期,皮划艇、篮球、击剑、网球、羽毛球、航空模型、田径等二级裁判员培训班19期;共培养一级裁判员98名、二级裁判员965名、三级裁判员116名。

  (六)不断完善法治政府建设。一是局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依托“三会一课”制度,通过党组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和专题学习会等,持之以恒抓好习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等内容的学习贯彻。全年组织局党组中心组法治相关专题学习5次。二是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进一步完善体育部门行政权力事项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和“互联网+监管”体育领域监管工作,落实事中事后监管职能。依法开展高危体育项目行政许可,全年新增和变更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许可21件,并按照“双公示”要求在官网进行公开。三是推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积极参与《常州市水上管理条例》修订,加强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工作,实行规范性文件目录和文本动态化、信息化管理,按照“谁制定、谁清理”原则,定期对现行有效的规范性文件进行集中梳理。完善法律顾问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合同协议审查、单位涉法问题处理等方面积极作用。四是强化行政权力制约监督。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做好依申请公开工作。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审查机制,积极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政府信息公开,及时更新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提高服务意识,畅通诉求渠道,主动接受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五是贯彻落实普法责任制。以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为任务目标,切实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开展普法宣传活动,积极组织送法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运动队等。主要领导在市政府常务会议上专题解读新修订的体育法。严格落实学法制度,把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情况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采取集中宣讲,外请专家授课,观看人民法院,积动参加法律知识答题、法治征文活动等多种方式,组织全局干部职工深入学习宪法、民法典、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有力提升了社会各界对体育法律法规认知度,增强了广大体育从业人员尊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一)全力创建全动健身模范市。按照《体育总局关于开展第二批全动健身模范市(区)和全动健身模范县(市、区)创建工作的通知》要求,对照创建标准,认真分析研究,总结特色亮点,查找短板弱项;科学制定创建工作方案,明确工作重点和责任分工,逐项推动落实;坚持对标创建、创新创建,不断丰富公共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

  (二)加快推进为民办实事项目。一是优化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增强健身体验。实施全民健身路径提升工程,新建和更新457个村(社区)健身路径;实施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工程”,新建或改扩建体育公园8个、健身步道118公里。开展“国球进社区”“国球进公园”活动,加强群众身边体育健身场地建设。推动8个大型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把全民健身融入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体育场地设施城乡一体化发展。二是广泛开展群众赛事活动,不断丰富供给。持续扩大全民健身主题示范活动影响,举办“全民健身日”和“体育宣传周”、全国“行走大运河”全民健身健步、“发展体育运动 增强人民体质”题词全民健身主题活动,营造浓厚全民健身氛围。打造“常州市社区运动会”品牌,让群众性赛事活动走进社区,办到群众“家门口”。以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方式,举办群众体育赛事30项以上。常态化开展《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活动。积极组队参加江苏省第九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和江苏省第五届网络全民健身运动会,让更多群众走上展示自我舞台。三是推动健康促进项目实施,深化体卫融合。进一步完善体卫融合服务机构网络,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运动健康指导门诊建设,积极创建省运动促进健康中心;实施慢病运动干预项目,为20000人次提供慢病运动干预服务。继续实施青少年儿童健康关爱行动,为50000名青少年儿童实施脊柱侧弯公益筛查,并提供纠正指导服务;探索青少年近视预防和超度肥胖运动干预策略路径。四是加强科学健身宣传指导,提高服务水平。打造“运动健康大讲堂”品牌,组织专家组成讲师团,深入基层村(社区)开展运动健康知识讲座50场。推动全市各级国民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积极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免费为20000名市民进行体质测定并出具科学健身指导意见。在溧阳市、金坛区、天宁区、钟楼区开展江苏省国民体质监测,完成3200个常州样本的监测任务。发挥体育社会组织作用,开展等级创建活动,提高规范化建设水平,提升健身指导服务能力;推动基层自治性体育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其在服务全民健身中的作用。鼓励和支持体育社会组织举办各类赛事活动,组队参加或承办省以上赛事,服务广大市民群众。深入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建好建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培训活跃在基层一线人次,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技能水平和健身指导能力。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为社会体育指导员购买保险。

  (三)推动青少年体育蓬勃发展。一是围绕“市场化”,推进竞技体育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针对社会化程度高的项目(如足球、篮球、击剑等)试行市场化运营模式,通过训练单位成立项目体育俱乐部,与市国有平台合作等方式,创新运行体制机制,激发内生潜力,推动项目高质量融合发展。二是立足“科学化”,不断完善运动训练保障体系建设。深化训科医服一体化工作,重视科学训练,施行科学保障,向科技要金牌、向科技要人才;建成常州市足球训练基地和常州市棒垒球训练基地建设并投入使用,与金坛区协调常州市自行车训练基地规划建设相关事宜;完善训练场地设施设备,满足运动训练需求;做好运动员意外伤病防治、保险等,解决运动员后顾之忧。三是紧扣“精细化”,做好运动员参加大赛的跟踪服务。梳理获得巴黎奥运会资格的常州运动员,周密制定跟踪服务计划,与省队、国家队相关项目组、教练员建立沟通渠道,定期了解掌握运动员情况,针对性做好相关服务工作;全力做好我市承办的几支省优秀运动队服务保障工作,确保完成年度参赛目标任务。四是坚持“规范化”,总结竞技体育转型发展方面经验。总结“一校多点”、社会力量办队、名校办名队和市队区办(联办)等方面的经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形成规范统一的办训标准,继续扩大办队成果;在篮球、足球等集体球类项目的体教融合办队基础上,继续扩大运动项目进校园规模,提高运动项目进校园水平,深入探索适合常州运动项目持续发展的新路。五是着眼“系统化”,大力提升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效益。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大教练员培训力度,提高教练员综合能力,为人才培养效益提升打好基础;积极组织运动员参加省优秀运动队选拔,尽可能多地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做好省优秀运动队中常州运动员的跟踪服务工作,确保我市在全国以上大赛中为江苏所作贡献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六是聚焦“制度化”,深入推进体教融合工作向纵深发展。持续贯彻落实常州深化教体融合的实施意见,狠抓运动员文化教育,提升运动员综合素养;适时增设运动学校金坛教学点。加强与市教育局合作,继续开展好全年市级中小学生体育比赛和阳光夏令营等活动,拓宽中小学生体育竞赛和活动平台。以在学校设置教练岗为突破口,强化体育传统特色校建设,重点关注篮球、足球和体适能等基础项目建设,推进学校课余训练常态化,进一步提高中小学生体育运动竞技水平和能力。

  (四)促进体育产业提质增效。一是出台《常州市户外运动发展规划》,加强规划引领,为我市户外运动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二是以重点项目建设、重大体育赛事活动供给、体育产业载体培育、“体育+”融合发展等重点工作为抓手,不断开拓体育消费市场,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三是加快推进奥体中心维修改造工作,全面提升场馆形象,拓展功能外延,筹建常州体育陈列馆,建设高等级赛事、演艺活动平台,通过新能源城市展厅和光储冲一体化项目打造新能源之都新地标。四是组织市级体育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发放200万元专项资金,通过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激发体育产业投资热情,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五是扎实推进体育场地调查统计、居民体育消费统计和体育产业统计工作,确保各项工作名列全省前列。六是严格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为主线,紧盯安全生产年度目标任务,深入持续开展体育系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对标找差,补齐短板,有力提升体育领域本质安全水平。七是践行“依法治彩”和“责任彩票”要求,以规范运作、平稳健康发展为目标,加强体育彩票发行的监督管理,确保完成年度销售目标。八是加强数字体育建设,扩大“常享动”智慧体育管理平台影响度,推进体育消费优质化、智慧化、便利化发展。九是优化局属体育场馆、体育医院运营效能,有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五)继续办好各类大型赛事。一是精心筹备各级各类体育赛事。全力办好2024中国羽毛球公开赛、2024中国网球巡回赛常州公开赛、2024-2025中国女子排球超级联赛(江苏中天钢铁女排主场)、2024“超级杯”全国气排球联赛总决赛、全域马拉松等赛事,全力打造一系列高水平品牌赛事。积极承办好2024年江苏省青少年体操锦标赛、2024年江苏省青少年武术(散打)锦标赛、2024年江苏省青少年田径(中长跑、竞走)锦标赛、2024年大运河小铁人三项系列赛(常州站)等省级体育赛事。二是加强赛事管理。制定《常州市水上运动管理办法》,规范水上运动的申办流程和赛事管理。严格按要求进行赛事招投标工作。同时,严格落实《举办全国以上级别体育赛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精神。三是强化裁判员队伍建设。加强各项目裁判员的规范化管理。严格裁判员申报审批程序,优化完善江苏省体育局裁判员系统信息,进一步做好裁判员培养的长远发展规划。

  主办: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常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版权所有:常州市人民政府电子邮箱:br/>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 (市行政中心)3号楼B座116室技术支持电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