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体育十年品牌“双减”之下 做好学生健康运动的“加法”
栏目:户外知识 发布时间:2024-06-22 10:28:22

  k1体育“双减”政策实施3年来,体育教育日益被学校、家庭和社会所重视。“双减”减轻了学生作业压力和校外培训负担,把时间还给学生,为他们开展体育锻炼提供了更多机会。

  与机遇一起到来的,还有对体育教育的新挑战。体育课是开齐开足了,怎么在此基础上“开好”?在体育课之外,体育教育如何延续,形成终身运动的习惯?家、校、社会如何协作,为孩子创造更好的体育锻炼环境?

  针对这些问题,不少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开展了深入调研,走访基层学校,与师生家长交流,为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我们希望,在学生心目中,上体育课不是一项任务,而是一件快乐的事。”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一中副校长樊董伟深耕体育教学一线多年。他认为,在校内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课时数足够的基础之上,应该重视体育课品质和效果的提升。

  2020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2021年,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两份文件都明确指出要“开齐开足”体育课。樊董伟认为,相关部门接连发布关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文件,体现出体育教育事业在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重要性。

  今年3月,樊董伟在山东某中学调研时,与一个班的学生做了一个简单的实验:约50名学生在操场上以较慢的速度跑步,他发现,到了第5圈的时候,还能坚持的只有十多个学生了。樊董伟认为,尽管大多数中小学能做到《通知》要求的“小学一至二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有条件的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但整体而言,学龄阶段青少年的身体素质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客观上讲,身体素质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的体育课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樊董伟在调研中发现,有的学校体育课“就是老师带着做做操”“学生上体育课时悄悄回到教室自习”。还有许多地方面临着体育设施陈旧或不足、师资队伍专业水平参差不齐、课程内容太过单一等问题。

  “保证课时数只是第一步,我们需要在体育课的内容上,做得再扎实些。”樊董伟以自身工作为例,介绍了单县一中保障学校体育课质量的做法。在师资力量建设上,单县一中要求体育老师除了掌握基本的体育技能教学外,还要掌握两种专项运动技能,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体育课堂内容;学校组织形式多样的比赛、训练等,督促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掌握运动技能、提高身心健康。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樊董伟提交了关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建议。他建议严格落实初中、高中、大学体测制度,把体育课程列为学生的必修课程,将体测成绩纳入考试科目。“体育纳入考试体系是需要经过充分调查研究的。考核什么项目、制定什么标准、如何保证公平……这些都需要审慎确定。”樊董伟告诉记者,体育纳入考试体系是希望体育能够引起社会、学校、家长、学生更多重视。

  “偌大的校园空空荡荡,七成学生不出教室。”2023年,山西晋中一位老师发布视频,指出学校里出现“课间圈养”现象,引发广大师生家长的共鸣。“孩子说,只要一拖堂,去卫生间都得跑着去。”一些家长表示,“他们不知道还有一种生活方式,是课间可以出去跳绳、跑步、自由嬉戏。”

  “近视、肥胖、脊柱侧弯、心肺功能差等种种青少年健康问题高发,都与户外运动时间不足密切相关。”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运动健康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厉彦虎认为,青少年每天应有两小时户外运动,以促进身心健康。

  在他看来,仅靠每周几节40分钟的体育课满足不了青少年户外运动量的需求,而课间可以成为户外锻炼的重要载体。“体育课往往是针对体育运动进行项目教学,体育教育不应局限于此,还应该以更广泛的形式融入日常。”厉彦虎说,“课间的户外运动不需要特定模式,让孩子走到户外跑、跳、蹦、嬉戏,活动身体、释放天性,也是体育教育的一部分。”

  在对十几个省区市中小学的走访调研中,厉彦虎听到很多师生家长向他反映学生课间“静悄悄”的问题。“造成这种现象有几个方面原因,一方面是课间时间太短,10分钟达不到锻炼和放松目的;另一方面是学校缺乏引导,对户外活动重视不够,还顾虑学生短时间内集体下楼活动造成拥挤踩踏等安全问题。”厉彦虎说。

  今年全国两会,厉彦虎提交了相关提案,建议在各学段适当延长课间时间:“幼儿时期要避免久坐,禁止幼儿15分钟以上固定不活动;小学到高中期间,可分阶段适当延长课间时长。”他对记者强调,延长课间一定是要将课间变成“户外课间”,而不是流于形式,孩子仍坐在教室里静息。对此,他建议将学生的身心健康指标纳入对学校的评价标准,敦促学校加强对学生日常体育锻炼的重视和引导。

  “体育教育最终是要让学生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和爱好。体育教育的边界应突破课堂,拓展到课间、课后、社区和家庭中。”厉彦虎说。课间、课后化整为零的户外锻炼,社区的体育比赛,还有家庭周末的远足活动等等,都是广泛的体育教育。“拓宽对体育教育的认知,学校和社区、家庭协作,共同为青少年创造运动的机会和条件,形成融入日常的体育教育氛围。”厉彦虎建议。

  “随着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等政策不断出善,学校的体育课都开齐了,课时和内容有保证了,健康第一的观念逐步贯穿到青少年成长的全过程,这些都是我在近年的调研中看到的积极变化。”全国政协委员、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体育与教育学院院长韦军说,“但我也看到,学校的体育教育对体育育人功能认识和发挥还不充分,很多青少年只是学会了体育项目技能,直到大学毕业都尚未形成体育运动习惯。”

  《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要求,“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训练、竞赛活动,扩大校内、校际体育比赛覆盖面和参与度”。韦军在调研中发现,实际情况有时不太理想。

  “好不容易开一次校运会,赛场上全是体育生,场外连观众都很少。”韦军说,他在广西、湖南、浙江等地走访基层学校,常常看到这样的景象,“部分学校没有固定开展校运会,即使开了,学生积极性也不高,缺少人人主动参与的氛围,把校运会开成校园文化展演,弱化体育主体的现象普遍存在”。

  没有教育的体育是不完整的。在韦军看来,要提升青少年对体育的参与度和主动性,需充分认识和发挥体育育人功能,在青少年知识体系中厚植体育文化。“体育教育不只是学技能,还要让学生全面提升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交往能力、审美、文化思维等,达到身心共育的目的。”

  “拿800米长跑来说,很多学生不愿跑,觉得跑不动。实际上,这是非常好的体育精神教育载体。”韦军说,“最初的200米很轻松,是享受乐趣;到中段强度上来了,达到增强体质目的;到后段,需要克服身体不适,就是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时刻了。教师应主动引导学生理解体育、享受体育,树立体育精神。”

  体教融合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全面参与。韦军告诉记者,他在浙江宁波调研时,看到宁波借杭州亚运会的契机,创新推广帆船运动。宁波举办“帆船进校园”活动以及全动会帆船比赛、中国家庭帆船赛等特色赛事,让青少年体会帆船运动搏击风浪的体育精神,深入领略宁波海洋文化魅力。

  “这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我建议各地可以根据自身特点,探索将体育教育与文旅、公共赛事等结合,营造体育文化风尚,熏陶引导青少年提升体育素养,形成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韦军说。